1.RS232串行口及编程 计算机串行接口采用RS232标准:规定逻辑1的电平为-3~-15V,逻辑0的电平为+3~+15V,常用的信号有8个(接口为DB9M插座时,引脚号如表1所示),其中RXD、TXD为收、发数据,可与RS232串行口设备直接进行通讯,RTS、DTR、CD、DSR、CTS、BELL为控制与检测MODEM的信号,在通讯过程中起联络与控制作用。数据格式有5、6、7、8位几种,1位起始位(逻辑0),1、1.5或2位停止位(逻辑1),可以选择奇校验、偶校验和无校验,常用波特率为2400、4800、7200、9600bps等。串行口编程方法主要有三种:硬件编程法、文件操作法、串口控件法。 表1 RS232接口各引脚定义 引脚号 作用 方向 1 CD 数据载波检测 输入 2 RXD 接收数据 输入 3 TXD 发送数据 输出 4 DTR 数据终端准备就绪 输出 5 GND 信号地 6 DSR 数据设备准备就绪 输入 7 RTS 请求发送 输出 8 CTS 清除发送 输入 9 RI 振铃指示 输入 |
1.1 硬件编程法 直接使用端口的输入、输出(I/O)函数对串行口的控制电路进行编程。适用于DOS及Windows平台(Windows Me以前的各版本),但在基于NT技术构建的操作系统(Windows NT、Windows 2000、Windows XP等)中因不允许用户程序直接操作硬件而不适用。常用的端口输入、输出函数(指令)有:汇编语言的IN、OUT指令及软中断调用,C语言的inport()、outport()、inportb()、outportb(),C++的_inp()、_outp()等。计算机串行口采用Intel 8250异步串行通讯组件构成,COM1、COM2、COM3、COM4的基地址分别为16#3F8(16进制数3F8,表示法下同)、16#2F8、16#3E8、16E2E8,波特率因子(DR)计算方法为:DR=1.8432×1000000/16B,8250编程请见GOOGLE上的参考文献。 1.2 文件操作法 文件操作法是将串行口作为系统的一个文件来处理,通过对这个文件的读、写操作引发串口对数据进行收、发动作。这种方法在DOS、Windows、Windows NT、Windows 2000及Windows XP等平台下都能正常工作。例如在BASIC语言中可用语句:OPEN “COM1,1200,n,8,1,rs,cs,ds,cd”AS #1将串行口COM1作为文件#1进行读写操作。在VC++中,可用CreateFile()、BuildCommDCB()、Read()、Write()、EscapeCOMMFunction()等函数将串行口作为文件进行操作。 相关内容你可以参考: http://www.gjwtech.com/serialcomm.htm
1.3 串口控件法 用VB及VC++编程时,可用控件对串行口进行编程。这种方法通用性好,在Windows、Windows NT、Windows2000及Windows XP等平台下都能正常工作。在VB中,使用MSCOMM控件;在VC++下使用Microsoft Communication Control这一ActiveX类控件。串口控制使用方法请参考MSDN。 有关该控件的 MSDN 帮助资料地址如下: http://msdn.microsoft.com/library/default.asp?url=/library/en-us/comm98/html/vbobjcomm.asp
网络上的相关文章你也可以参考一下: 串口通讯及其在VB平台下的实现 http://blog.programfan.com/article.asp?id=5154
在VB下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 http://www.yesky.com/20020304/1600076.shtml
本站文章旨在为该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及关键性代码,并不能完成应该由网友自己完成的所有工作,请网友在仔细看文章并理解思路的基础上举一反三、灵活运用。
access911.net 原创文章,作者本人对文章保留一切权利。 如需转载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本站链接
|